- 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3:19 点击次数:193
此外,本案的存货周转率处于较高水平,各家差异除了存货管理能力,主要是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以及客户类型不同,导致产品更新速度以及产品生产周期存在差异,比如军用产品开发周期较消费电子长,消费电子产品换代周期2至4年,但军用连接器换代周期在5至10年,因此中航光电存货周转率较低。
从应付账款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看,立讯精密保持在30%-40%之间,与舜宇光学、歌尔股份、瑞声科技差距不大,而安费诺、泰科电子则在15%至20%之间。
因此,整体来看,未来如果要提升营运资本效率,必须提升对下游客户的话语权。目前来看,其主要收入来自消费电子领域,下游手机厂商集中度高,话语权普遍较强。如果要提升话语权,要看:1)产业升级,高端产品的布局;2)向下游集中度较低的领域拓展。
因此,关于营运资本,我们合理假设如下:
考虑其大客户政策,下游客户主要是行业龙头,应收账款占营收的比例不大会大幅变动,预期保持2018年的水平,取31.3%。
其存货周转率处于行业高位,主要是消费电子更新换代快、生产周期较短,此处假设存货占成本的比保持近三年均值19.1%。
应付账款占营业成本的比重比较稳定,取三年均值38%
研究到这里,有几个关于消费电子领域基本面的重要思考:
消费电子赛道,是容易被热炒的高科技行业之一,但也是让很多公司尸骨无存的领域,极为危险——从终端整机品牌来看,电脑时代的联想、IBM、华硕、神舟,如今如何?电脑整机的竞争过程和格局,几乎是今天手机整机厂的写照。而对未来二十年的消费电子赛道,尤其“互联网汽车”,相信仍会是如此,百舸争流,最后只会剩下区区一两家。
从电脑、手机、手环、手表、智能音响、智能汽车来看,谁能笑到最后——以电脑、手机、手环为例,行业进化路线,基本沿着这个路径:
首先是百舸争流,各主机品牌层出不穷(如手机的中华酷联阶段);其次是进化出性能卓越的高端品牌(苹果阶段);接着开始出现价格杀手,性能尚可,但价格低廉(小米阶段);最后出现性能超越高端品牌,而价格锁定中端价格的“性价比之王”(华为阶段),最终锁定竞争格局。
预知后续,且听下回分解
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